杜仲

[处方用名] 杜仲、川杜仲、炒杜仲、盐杜仲。

[来源]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. 的干燥树皮。

[历史沿革]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酥蜜炙(《雷公》)的方法。唐代有去皮炙法(《千金》)。宋代有炙微黄(《对惠方》)、涂酥炙(《史载》)、姜汁炙(《活人书》)、姜酒制、蜜炙(《总录》)、“炒令黑”(《普本》)、姜炒断丝、麸炒黄(《局方》)、盐酒拌炒断丝(《百问》)和盐水炒(《扁鹊》)等主要炮制方法。元、明时代增加了油制(《普济方》)、“小茴香、盐、醋汤浸炒”(《保元》)和醋炙(《必读》)。清代又增加了童便制和“面炒去丝”(《本草述》)。并有“去皮用”。治泻痢酥炙,除寒湿酒炙。润肝肾蜜炙。补腰肾盐水炒,治酸痛姜汁炒“(《得配》)的记述。现行,有炒炭、煅炭、砂炒、盐炙、盐水拌润蒸、盐麸炒等炮制方法。

[炮制方法]

1.杜仲 取原药材,刮去粗皮,洗净,润爱,切丝或块,干燥。筛去碎屑。

2.盐杜仲 取杜仲丝或块,加盐水拌匀,稍闷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,有焦斑,丝易断时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

杜仲块或丝每100kg,用食盐2kg。

[成品性状] 杜仲呈小方块或丝状。外表淡棕色或褐色,粗糙,内表面暗紫色,光滑。易折断,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。气微,味略苦。盐杜仲颜色加深,有焦斑,银白色橡胶丝减少,弹性减弱,略有咸味。

[炮制作用] 杜仲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胎的功能。生杜仲性温偏燥,能温补肝肾,强筋骨。适用于肾虚而兼夹风湿的腰痛和腰背伤痛。如用于痹证日久,肝肾两亏,气血不足所致之腰膝疼痛、肢节不利或麻木的独活寄生汤(《千金》);治腰脊伤痛的杜仲汤(《伤科补要》)。

杜仲临床以制用为主。盐炙后可直达下焦,温而不燥,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。常用于肾虚腰痛,阳萎遗精,胎元不固和高血压病。如用于肾虚腰痛青娥丸(《药典》);用于肝肾亏虚,胎动不安的杜仲丸(《准绳》)。用本品大剂量配续断、寄生可高血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、腰膝竣软属于肝肾不足者(《中药临证应用》)。

[炮制研究]

1.对理化性质的影响

(1)水溶性成分的变化:①生杜仲、盐炙杜仲、盐炙砂炒杜仲三种不同炮制品的丝片作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。结果表明,以盐水炙炒的炮制品浸出物含量最高,盐炙砂炒品次之,生品杜仲最低;②杜仲块制品水溶性总成分的浸出率除160℃烘制品外,其他制品均低于生品;但杜仲在λmax282nm处有强吸收的活性成分浸出率,各制品(食盐用量均为2%)均高于生品,其高低顺序为200℃烘品>砂炒品>160℃烘品>盐炙品>生品。其药理作用与活性成分溶出的多少成正比例,与水溶性总成分溶出的多少不相关;③砂烫杜仲炭的水溶性浸出物基本一致。

(2)绿原酸含量变化:砂烫盐杜仲的绿原酸含量高于炒盐杜仲。

(3)微量元素含量变化:实验研究结果表明,杜仲盐炙后,有毒元素铅的含量下降,锌、锰、铁、钙、磷6种元素含量均升高,尤以前4种升高更明显。

2.对药理作用的影响

(1)降压作用: ①生杜仲、盐杜仲炭和砂烫盐杜仲均能使兔、狗血压明显下降,杜仲炭和砂烫品作用强度基本一致,均比生杜仲强;②盐杜仲对猫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一倍;杜仲煎剂比杜仲酊强;用醇提取后的残渣水煎剂仍有降压作用。

(2)对子宫的作用:①杜仲生品、炒炭、砂烫三种制品均可减缓大白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活动,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作用,杜仲炭和砂烫品的作用强度基本一致,均比生品强;②比较生杜仲和盐杜仲对中孕小鼠离体子宫的抑制作用,盐杜仲对离体子宫自主收缩的抑制作用增强,对乙酰胆碱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的拮抗作用增强;对垂体后叶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的拮抗作用减弱;③杜仲不同工艺的炮制品和生品均对家兔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,但强弱有异。200℃烘品和砂炒品作用最强,160℃烘品次之,盐炙品又次之,生品最弱。

杜仲能使多种动物离体子宫自主收缩减弱,并拮抗子宫收缩剂的作用而解痉,盐制品又强于生品,这与中医用杜仲,特别是用盐杜仲治胎动不安是一致的。

(3)补肾作用:生杜仲和盐杜仲(样品均以生品计重)均使类阳虚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力增加,肾上腺增重,两者强弱无明显差别。

(4)镇静作用:生杜仲及其炮制品对家兔均表现出镇静作用,其强弱顺序为200℃烘品>砂炒品>160℃烘品>盐炙品>生品。

(5)利尿作用:对家兔作利尿实验,结果表明,其利尿作用强弱顺序为速尿>200℃烘品≥砂炒品>160℃烘品>盐炙品>生品。

(6)不同药用部位的作用:①杜仲叶、枝、再生皮均具有相似的降压效果、中枢镇静作用和免疫促进作用。作用机理亦相同;②用DNCB(2,4-二硝基氯苯)所致小白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测定T细胞百分比,表明灌服醇沉水煎剂能抑制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,并能对抗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所致的T细胞百分比降低,可使S180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增高,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,对细胞免疫显示双向调节作用。杜仲叶、枝、再生皮的药理作用与药材杜仲相同。

3.工艺研究

(1)净制方面:杜仲未去粗皮块的煎出率比去粗皮块低30.86%,粗皮占药材的20%以上,故杜仲去粗皮入药是必要的。

(2)切制方面:杜仲切丝的饮片煎出率较块、条高得多。切制规格对总成分溶出的影响,并非简单的饮片面积变化,其中横丝煎出率比丁丝无明显差异(丁的面积小于纵丝面积),说明切制方向明显影响着杜仲总成分的溶出。杜仲切制规格对总成分的煎出率大小依次是横次是横丝>纵丝>丁>条>带粗皮块。因此,杜仲以切制成0.5cm的横丝为好,有利于总成分的煎出。

(3)炮炙方面:①传统的炮制要求是断丝而不焦化。要做到断丝而焦,古人一是炒前锉碎,二是加液体辅料拌炒,三是“缓火”、“慢火”加热。因此,杜仲炒至断丝用文火比武火好,武火炒断丝表面呈焦黑色,损耗率大;文火炒至表面深褐色即可断丝,损耗率小;②杜仲在武火条件下须炒成炭状才能达到断丝要求,在大生产中损耗很大。实验样品小量制备其收得率烘杜仲>炒杜仲>砂炒杜仲;其对应煎出率顺序大致相同。杜仲受热程度越大,越不利于总成分的溶出,三种制品达到断丝要求时其煎出率并不比生品高,炒杜仲和砂烫杜仲还低于生品。但杜仲某些生物活性,如对动物离体子宫的抑制作用,小白鼠翻正实验以及对人体血压的影响来看,其作用强度都优于生品。在几种炮制方法中,烘法工艺客观,易于控制,在150℃、90分钟条件下,即能断丝,又未降低总成分的溶出量;③实验结果表明,加盐量与加盐方式对炮制品收率无明显影响,但对杜仲总成分的溶出量有明显的影响。加盐量为2%,加盐方式以先用盐水拌润再加热为好。

[贮存] 贮干燥容器内,盐杜仲密闭,置通风干燥处。防霉。

Tags:
alert icon
声明:
本站内容除特别署名外均整理于网络,仅供学习和参考。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、全面或最新。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。我爱中药网提醒您,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relate
相关文章列表
    无相关信息

Ad Here!

ad

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

By:admin

什么是八纲辨证

By:admin

中医基础:气

By:admin

《黄帝内经》

By:admin

中医学之“阴阳”

By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