脏象学说:腑与腑之间的关系

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,但它们都是化水谷,行津液的器官。饮食物的消化吸收、津液的输布、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,就是六腑在既分I又合作的情况下,共同完成的。胃、胆、小肠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并将糟粕传人大肠,经过大肠再吸收,将废物排出体外。膀胱的贮尿排尿,与三焦的气化也是相互联系着的。三焦的功能则包括了它所参与的消化、吸收与排泄等各方面的功能。因此,六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,才能维持其正常的“实而不满”,升降出入的生理状态。由于六腑传化水谷,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,虚实更替,故有“六腑以通为用”的说法。

为什么“六腑以通为用”呢?因为饮食物从口摄人以后,经过六腑的共同作用,从消化吸收以至糟粕的排泻,必须不断地进行,不断地由上而下递次传送。六腑中的内容物不能停滞不动,故日:“六腑者,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”(《灵枢.本脏》)c从这一整个动态过程,可以看出,受纳、消化、传导、排泄不断地进行是一个虚实不断更替的过程。腑之特点是实而不能满,宜通不宜滞,满则病,滞则害。故曰:“六腑以通为用”或“六腑以通为顺”。

六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,如胃有实热,津液被灼,必致大便燥结,大肠传导不利。而大肠传导失常,肠燥便秘也可引起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,出现嗳气、呕恶等症。又如胆火炽盛,常可犯胃,可现呕吐苦水等胃失和降之证,而脾胃湿热,熏蒸于胆,胆汁外溢,则现口苦、黄疸等。

对于六腑病变的治疗,中医又有“腑病以通为补”,“六腑皆以宣通为宜”的说法。因为六腑病变,多表现为传化不通,如经过治疗,使六腑通畅了,那么六腑的功能也就恢复常态了,所以说,“腑病以通为补”。这里所谓的“补”,不是用补益药物补脏腑之虚,而是指用通泄药物使六腑以通为顺,这对腑病而言,堪称为“补”。但须指出,并非是所有腑病均用通泄药物以通其滞,只有六腑传化水谷功能发生阻滞,表现为实证时,方能“以通为补”。否则,如胃阴不足之串证,又当用甘寒养阴之品以滋养胃阴,借以恢复其受纳腐熟的生理功能。

Tags:脏象
alert icon
声明:
本站内容除特别署名外均整理于网络,仅供学习和参考。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、全面或最新。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。我爱中药网提醒您,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Ad Here!

ad

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

By:admin

什么是八纲辨证

By:admin

中医基础:气

By:admin

《黄帝内经》

By:admin

中医学之“阴阳”

By:admin